人民網北京3月17日電 (記者梁秋坪、郝萍)記者近日從公安部獲悉,近年來,全國公安機關聚焦食品、藥品、農資、家用電器等與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重點領域,縱深推進“昆侖”等專項行動,依法嚴打各類侵權假冒犯罪活動,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,為促消費、惠民生、擴內需貢獻公安力量。2024年,共立案偵辦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偽劣商品刑事案件3.7萬起,其中偵辦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1.2萬起,危害藥品安全刑事案件5200余起。
公安機關圍繞守護“舌尖上的安全”,堅持快破大案、多破小案,深入開展打擊制售“特供酒”犯罪“凈風”專項行動和肉制品犯罪打擊整治工作,偵破相關刑事案件5000余起,堅決斬斷非法利益鏈條。堅持以“零容忍”態(tài)度,集中打擊整治侵害“老婦幼”人群、“大慢特”患者非法制售藥品犯罪活動,全方位開展溯源攻堅,偵破了一批大要案件。圍繞保障重點領域消費安全和公共安全,緊盯消防產品、汽車配件、家用電器、數(shù)碼電子產品、電動自行車等領域制假售假犯罪活動,廣辟線索來源,強化大案攻堅,切實維護市場秩序,營造放心安全消費環(huán)境。圍繞凈化農資消費市場,聚焦種子、農藥、化肥等農業(yè)生產急需必備物資,會同相關部門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,依法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資犯罪,形成高壓震懾態(tài)勢。
工作中,公安機關對跨區(qū)域、團伙化、職業(yè)化犯罪實施精準打擊、深度打擊、規(guī)模打擊、聯(lián)動打擊。同時,強化與市場監(jiān)管、農業(yè)農村等部門在信息共享、專業(yè)支撐等方面的協(xié)作配合,及時通報風險隱患問題,推動堵塞漏洞、強化監(jiān)管。大力實施公安機關新質戰(zhàn)斗力提升工程,推進執(zhí)法力量、執(zhí)法制度、執(zhí)法保障等基礎性建設,健全符合實戰(zhàn)需求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體系,不斷提升執(zhí)法能力水平。
公安部還公布了依法嚴厲打擊侵權假冒犯罪維護消費者權益7起典型案例:江蘇公安機關偵破金某等人網絡制售假劣食品案,上海公安機關偵破湯某清等人非法制售減肥針劑案,四川公安機關偵破胡某旭等人生產、銷售偽劣電動自行車案,安徽公安機關偵破潘某紅等人銷售假冒品牌汽車配件案,河南公安機關偵破潘某蘭等人制售假冒品牌防毒面具案,廣東公安機關偵破吳某明等人制售假冒品牌吹風機等電器案,山東公安機關偵破袁某等人制售假冒品牌化肥案。
公安部知識產權犯罪偵查局有關負責人表示,公安機關將持續(xù)深入推進“昆侖”等專項行動,持續(xù)加大對各類侵權假冒犯罪的打擊力度,切實凈化消費市場、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。公安機關提示廣大消費者,在網上線下購買商品時,要切實增強防范意識,警惕促銷套路,謹防假冒偽劣商品。
北疆新聞 | 內蒙古自治區(qū)重點新媒體平臺,內蒙古出版集團?內蒙古新華報業(yè)中心主管主辦的國家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采編發(fā)布服務一類資質平臺。
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一、凡本站中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,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,轉載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,并附上原文鏈接。
二、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(作品)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,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。
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,聯(lián)系郵箱:bjwmaster@163.com。
版權聲明:北疆新聞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,違者依法必究。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-1
Copyright © 2016- 北疆新聞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15120200009-1蒙公網安備:150105020012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