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起不久前的住院經歷,達拉特旗城塔村困難群眾張利軍仍記憶猶新。
“今年6月份,我因突發(fā)心臟病住院,治療花費了近十萬元。如果沒有醫(yī)保,我可能又會走上因病返貧的老路。出院后大部分醫(yī)療費用得到報銷,醫(yī)療保險還由政府買單,這讓我體會到‘醫(yī)?;菝瘛皇且痪淇赵挘且豁棇崒嵲谠诘拿裆?。” 12月3日,張利軍不無感慨地說。
為解決好群眾反映的痛點、難點、堵點問題,鄂爾多斯市持續(xù)推動優(yōu)化醫(yī)保關系轉移接續(xù)和異地就醫(yī)直接結算等服務,讓群眾看病就醫(yī)更加便利。目前,全市開通跨省異地定點醫(yī)療機構99家,跨省異地門診醫(yī)療機構13家,已開通跨省門診慢特病直接結算,將1家定點醫(yī)療機構確定為跨省門診慢特病定點醫(yī)療機構。
小事連著民心、大事連著民生。鄂爾多斯市堅持從最突出的問題著眼、從最具體的工作抓起,拿出更多有溫度、有實效的舉措,讓一件件看似平凡的“暖心小事”,繪制出民生“大幸福”。
“有房住、有錢花,想吃啥就做點啥,每天下樓溜達溜達,到社區(qū)活動室下下棋、聊聊天,我這日子過得讓親戚們還羨慕呢!”這是鄂爾多斯市東勝區(qū)居民,政府救助的特困戶王永華老人發(fā)自內心的肺腑之言。
有了吃穿住醫(yī)的全面保障,在鄂爾多斯,像王永華一樣的特殊困難群眾過上了安心、溫暖的好日子。
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(fā)展思想。維護人民根本利益,增進民生福祉,不斷實現發(fā)展為了人民、發(fā)展依靠人民、發(fā)展成果由人民共享,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?!秉h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民生的一系列部署要求,在鄂爾多斯大地正由民生愿景變成幸福實景。
0.36平方米窨井蓋里看民生。窨井蓋是城市基礎設施重要組成部分,關乎群眾腳底下的安全。今年以來,鄂爾多斯在城市核心區(qū),給井蓋安裝了防墜網,其主材料為聚乙烯,可承重200公斤,配套6個掛鉤固定于距離井蓋下方的20厘米處,有效防止行人掉入井中。同時做好精細化管理,定期檢查螺栓松動、防墜網效能下降、窨井蓋損壞缺失等問題,隨時發(fā)現隨時補裝或修復。此外,城市公共區(qū)域設置的所有窨井蓋,經過整治后將有自己的“電子身份證”,建起“一路一檔案、一蓋一編號、一井一權屬”的電子檔案,推動窨井蓋問題得到根本治理。
在“小而美”中傳遞“微幸?!?。滿眼青綠,花枝搖曳。漫步城市,不經意間就會遇見方寸之美。如今,全市各旗區(qū)都建起了小巧多樣、舒適宜游的“口袋公園”,讓居民推窗可見綠、出門即入園。
短短一刻鐘直達“幸福生活圈”。作為全國第二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,鄂爾多斯市著力打造“15分鐘閱讀圈”“15分鐘健身圈”“15分鐘商貿便民服務圈”“15分鐘醫(yī)保服務圈”……“圈”內便利化購物、餐飲、教育、文化、醫(yī)療、養(yǎng)老、休閑等功能多元齊全,在家門口遛個彎兒就能解決吃喝玩樂購已經成為日?!皹伺洹?。便民生活圈不僅有“煙火氣”還“接地氣”,既關照到居民整體的“大需求”,還照顧到很多“微心愿”,讓市民真正省事省力省心。
【記者手記】
藥品降價了,看病更省心;老舊小區(qū)改造了,居住更舒心;漫步城市,于不經意間便遇見方寸之美……“民生”二字,宏大而抽象,在鄂爾多斯,記者采訪到的一個個實實在在的民生故事,讓百姓于細微處觸摸它的“溫暖”。
醫(yī)保報銷了大部分費用,看病再也不用愁了;異地就醫(yī)直接結算,大大減輕了群眾負擔;開設幫辦代辦服務,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享受醫(yī)保服務,一張張“健康成績單”,讓老百姓看病有了“醫(yī)”靠。該市還積極暢通便民通道,為辦事群眾提供便利服務等措施都實現了服務群眾“零距離”。這些舉措正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在實處。
【點評】
為深入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,鄂爾多斯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(fā)展思想,聚焦群眾最期盼、最迫切的突出民生問題,一件接著一件辦,一年接著一年干,讓人民群眾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不斷增強,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溫度、生活的美好,百姓的一個個幸福愿景正一步步變?yōu)樾腋嵕啊?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王玉琢)
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一、凡本站中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,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,轉載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,并附上原文鏈接。
二、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(作品)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,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。
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,聯系郵箱:bjwmaster@163.com。
版權聲明:北疆新聞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,違者依法必究。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-1
Copyright © 2016-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15120200009-1蒙公網安備:150105020012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