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歸屬感是可以后天獲得的:去觀察一片葉子、一只鳥,觀察一座公園、一條街道,用眼睛去看,心里就會打開一扇窗?!薄@是《車墩墩野事記》一書中,作者周穎琪通過深入觀察自然發(fā)出的由衷感嘆。
在11月舉辦的第24屆深圳讀書月期間,《車墩墩野事記》獲得了坪山自然博物圖書獎5個年度大獎之一的“青年原創(chuàng)大獎”,而該獎項是國內首個自然博物類圖書獎項。
近年來,從《深圳自然筆記》《十字水自然筆記》《深圳自然博物百科》等越來越多的本土自然博物圖書出版,再到自然博物圖書獎連續(xù)4年舉辦,博物主題閱讀推廣活動精彩紛呈。而博物閱讀正是發(fā)現自然之美、生活之美的重要途徑。
“博物閱讀實際上糾正了現代人遠離自然的偏向,這是一種特別好的現象?!逼荷綀D書館館長、作家周國平告訴記者,“任何生命遠離了自然,就會變得很貧乏,與自然親近,對人的精神生活很重要。”周國平打了個形象的比方:“如果一個人長時間地到自然中去面對草原、藍天,在那里生活時間長了,再去回想職場里、城市里的紛紛擾擾,你會覺得太渺小了。大自然是個參照物,而博物閱讀則是引導人回歸自然的道路?!?/p>
“博物閱讀是一劑治愈‘現代病’的良藥?!逼荷阶匀徊┪飯D書獎評委、北京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研究中心教授劉華杰認為,博物閱讀不僅能拓寬人們的知識領域,也能改變人們的心理狀態(tài),它鼓勵人們去觀察周圍的世界,發(fā)現生活之美,從而找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之道。
也正是得益于近年來對博物閱讀的倡導,如今,在深圳的公園、山間、海邊,經常可見攜書卷圖冊與山河相會的讀者。從認識家門口的一花一木到思考人生的海闊天空,正如坪山自然博物圖書獎的那句評語——“博物讓人們學會欣賞平常”。
本屆深圳讀書月期間,記者還觀察到另一個有趣的現象,原本較為小眾的藝術閱讀,也正走近普通讀者,讓越來越多的人能領略藝術之美。
“圖片非常清晰,一些在博物館里不能發(fā)現的特別之處,都可在此圖冊中看出。這次機會難得且珍貴?!?/p>
“一頁頁掀開的震撼感是無與倫比的,另外文獻館還配置了放大鏡,對細致入微的服務深表感謝。”
…………
這是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圖書文獻館的留言簿上讀者們的留言。從2022年6月開始,關山月美術館聯合深圳圖書館開設了這家“館中之館”?!霸S多觀眾反饋,并不希望觀展僅僅是‘走馬觀花’‘打卡拍照’,因此我們的初衷是方便市民在美術館看完展覽后,從美術館展廳延伸到圖書文獻館,通過閱讀對觀展進行進一步擴展與知識補充。”關山月美術館圖書文獻館負責人陳旭霞說,在調研當中,團隊發(fā)現,由于藝術類圖書價格昂貴,加上書店、一般圖書館缺乏專業(yè)的選書,而藝術院校的圖書館又很少向公眾開放,美術愛好者和從業(yè)者都熱切地期待一座專注藝術類閱讀的公共圖書館。
“宋畫是中國畫的藝術高峰,無緣得見真品,看看這樣精美的畫冊已是莫大的享受?!蹦矫s來館里閱讀《宋畫全集》的讀者張海陶告訴記者,《宋畫全集》的宋畫圖像與文獻集成非常完整,高精度印刷很大程度保留原作的色彩和細節(jié),對藝術從業(yè)者、研究者來說很有價值。
如今,這家圖書文獻館不僅能為藝術愛好者、相關領域的從業(yè)人員和研究人員提供圖書與文獻的支持,還打造了一系列閱讀推廣品牌活動,用專業(yè)的美術品鑒和美術閱讀向大眾推廣藝術知識——定期舉辦的“美讀之鏡”講座在讀者和藝術作品之間構建了觀照的平臺;“特藏賞閱”讓內容精良的珍貴畫冊從庫房走向讀者,活化利用館藏資源;“美讀品書”定期推薦中外優(yōu)質的美術類圖書,精心撰寫推薦語和導讀。
博物閱讀、藝術閱讀,正成為深圳這座閱讀之城的新風尚。(本報記者 黨文婷 嚴圣禾)
北疆新聞:內蒙古自治區(qū)重點新聞網站(客戶端),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(yè)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(fā)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(客戶端)。
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一、凡本站中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,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,轉載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,并附上原文鏈接。
二、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(作品)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,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。
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,聯系郵箱:bjwmaster@163.com。
版權聲明:北疆新聞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,違者依法必究。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-1
Copyright © 2016-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15120200009-1蒙公網安備:150105020012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