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一级一区,黄色免费一级,中文字幕一二三综合a,欧美在线天堂,麻豆国产97在线|欧美,国产免费黄色小视频,精品三级在线

客戶端
官方微信
官方微博
今日頭條
北疆觀察
數字報刊
北疆新聞 > 盟市 > 通遼 > 正文
“密植高產”通遼模式引領東北玉米產區(qū)增產新風向
2022年10月30日 13:17 來源:內蒙古日報 關燈

     10月13日至22日,經國家農業(yè)農村部玉米專家指導組的實測,通遼玉米三次刷新東北春玉米產區(qū)萬畝大面積單產紀錄,其中科爾沁區(qū)錢家店鎮(zhèn)前西艾力村1.35萬畝玉米,平均單產1087.93公斤;開魯縣開魯鎮(zhèn)飛機場村千畝示范區(qū)平均單產1227.58公斤,創(chuàng)造東北春玉米產區(qū)千畝單產紀錄。

  “之所以能實現(xiàn)這樣的高產,靠的是‘密植高產’這個先進技術?!蓖ㄟ|市匯民盛豐農民專業(yè)合作社聯(lián)合社理事長馬忠臣說。該合作社從2018年起與中國農業(yè)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對接,在通遼市率先采用“密植高產”種植技術,成為實施這項新技術的首例種植大戶。

  與傳統(tǒng)生產方式相比,“密植高產”技術每畝要多種2000株左右的玉米,所篩選的品種成熟后含水量少,秋收時利用機械直接收獲玉米籽粒,具有效率高、省工省時等優(yōu)點,省去了晾曬、脫粒等環(huán)節(jié),大大降低了勞動力成本。匯民盛豐合作社采用新技術后,產量逐年遞增,第一年畝增產就達到200公斤以上,農民增加收入20%以上,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生產效率。

  通遼市位于我國東北玉米主產區(qū)。為深入落實“藏糧于技、藏糧于地”戰(zhàn)略,該市不斷在破解玉米增產瓶頸上下功夫。與中國農業(yè)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深入合作,建立了10個核心示范基地,積極推廣由選用耐密抗倒品種、大小壟種植、精細整地、導航播種、合理密植、滴水出苗、化學調控、水肥一體化、病蟲草綜合防治、籽粒直收等關鍵技術集成的“密植高產”技術模式。目前,示范面積達100萬畝,帶動300萬畝土地實施玉米密植技術,預計今年能為該市玉米增產8至10億斤。

  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作物栽培與生理創(chuàng)新團隊資深首席專家李少坤說:“實測結果表明,‘密植高產’通遼模式已經形成,標志著這項技術模式在通遼首先開始大面積的推廣。作為目前全國糧食作物里增產最大的一個技術模式,非常適合包括內蒙古東部4個盟市在內的能補充灌溉條件的上億畝東北玉米產區(qū)推廣,將大幅提高這些地區(qū)的玉米產量,為國家糧食安全發(fā)揮積極作用。”  (記者 鮑慶勝)

北疆新聞 | 內蒙古自治區(qū)重點新媒體平臺,內蒙古出版集團?內蒙古新華報業(yè)中心主管主辦的國家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采編發(fā)布服務一類資質平臺。

編輯:李艷
58

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
一、凡本站中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,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,轉載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,并附上原文鏈接。

二、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(作品)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,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。

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,聯(lián)系郵箱:bjwmaster@163.com。

2020呼和浩特女子半程馬拉松賽鳴笛開跑

版權聲明:北疆新聞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,違者依法必究。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-1

Copyright © 2016-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15120200009-1蒙公網安備:15010502001245